线上和线下: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实践及叙述

被引:52
作者
孙信茹
机构
[1]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网络民族志; 线上; 线下; 编织; 讲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网络和新媒体的崛起生成了人们新的社会活动空间,通过考察人们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运用,展现新文化形态的变化与特质,成为近年来学界较为关注的研究议题。但因研究者各自的立场和学科背景等差异,使得人们在研究起点、对象范围、使用方法等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研究表明,网络空间是网络民族志研究的起点和基础,这个空间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线上和线下生活连接起来。同时,网络民族志的研究,不仅应关注被研究者的行动、意义,也应注意到研究者完成网络民族志的过程实则也是研究者"触网"的文化实践。进而提出,"编织"与"讲述"是网络民族志研究者完成研究实践的两个步骤。研究者在网络空间中完成研究的过程,同时也关乎其在网络民族志研究中葆有的基本立场和角色定位,更指涉了研究中具体展开的方法。讲述,则使研究者意识到网络民族志不仅是方法,还是一种书写的文本和表述的方式,文本叙述中的整体观和参与性等应是研究者考量的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8+127 +12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变与不变 [J].
郭建斌 ;
张薇 .
南京社会科学, 2017, (05) :95-102
[2]   场景研究:虚拟民族志的逻辑原点 [J].
江飞 .
学海, 2017, (02) :130-135
[3]   微信的“书写”与“勾连”——对一个普米族村民微信群的考察 [J].
孙信茹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 (10) :6-24+126
[4]   虚拟民族志方法在中国的实践与反思 [J].
张娜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5 (04) :143-150
[5]   阈限性与城市空间的潜能——一个重新想象传播的维度 [J].
潘忠党 ;
於红梅 .
开放时代, 2015, (03) :140-157+8
[6]   自传式民族志:概念、实施与特点 [J].
杨爽 ;
钟志勇 .
广西民族研究, 2014, (05) :58-63
[7]   身体的在场:网络民族志的性别反身性 [J].
任珏 .
新闻大学 , 2014, (02) :63-71
[8]   虚拟民族志:田野、方法与伦理 [J].
卜玉梅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6) :217-236+246
[9]   自我民族志:质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J].
蒋逸民 .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04) :11-18+155
[10]   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 [J].
高丙中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