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基于LMDI模型

被引:36
作者
王栋 [1 ]
潘文卿 [2 ]
刘庆 [2 ]
高旭东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所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LMDI分解; 投入产出分析; CO2排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将LMDI方法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中国产业CO2变动的结构分解模型,并通过中国1997、2002、2007年不变价投入产出表,分析了1997-2007年全周期以及1997-2002年与2002-2007年两个子阶段中国产业CO2排放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最终需求总量变化是驱动中国产业CO2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出口、投资要比国内最终消费的影响力更大;各产业能耗强度的下降是中国产业CO2减排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从产业视角看,能源工业与重制造业是中国产业CO2排放的"大户".长期看,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不转变,能耗继续上升与CO2排放增加的趋势则很难改变.中短期内,适度增加进口、抑制出口,改变进出口结构,同时继续降低各产业、尤其是能源工业与重制造业的能耗强度,是抑制中国产业CO2排放过快增长的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193 / 120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 [J].
陈诗一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124-143
[2]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 [J].
刘红光 ;
刘卫东 ;
唐志鹏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6) :670-676
[3]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J].
张友国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120-133
[4]   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J].
王锋 ;
吴丽华 ;
杨超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123-136
[5]   中国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量的差异特征分析 [J].
主春杰 ;
马忠玉 ;
王灿 ;
刘子刚 .
生态环境, 2006, (05) :1029-1034
[6]  
CO 2 emission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China[J] . James B. Ang.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9 (10)
[7]  
Decomposition of energy-related CO 2 emission over 1991–2006 in China[J] . Ming Zhang,Hailin Mu,Yadong Ning,Yongchen Song.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9 (7)
[8]  
Additive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Index Number Theory: 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ontgomery Decomposition[J] . Paul De Boer.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 2008 (1)
[9]  
Using LMDI metho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China's industrial CO 2 emissions from final fuel use: An empirical analysis[J] . Lan-Cui Liu,Ying Fan,Gang Wu,Yi-Ming Wei.Energy Policy . 2007 (11)
[10]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Techniques: Sense and Sensitivity[J] . Erik Dietzenbacher,Bart Los.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 199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