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

被引:38
|
作者
刘红光 [1 ,2 ]
刘卫东 [1 ]
唐志鹏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不详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碳排放; 产业结构;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本文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下,建立了区域碳排放的结构分析模型及其敏感性分析方法,并利用中国2007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研究了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根源以及由贸易产生的碳排放转移问题,并进一步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排放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标明,出口是中国碳排放总量迅速增加的主要推动力之一,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导致的净出口碳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9.1%。而国内建筑业的投资,机械交通电子设备的出口与投资,国内对食品、电力热力以及服务业的消费,化工金属等高耗能产品的出口等经济活动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根源,也是排放敏感性较高的经济活动。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出口结构,加快产能转移,抑制基础原材料工业产品的出口规模并逐步实施进口替代,提高出口层次和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同时,重视提倡全民减排,积极建立节约型社会,特别是减少建筑业的浪费和服务业能耗,将是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670 / 6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CO排放区位转移分析
    张晓平
    [J].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 234 - 242
  • [2] 我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编制及其应用分析
    齐舒畅
    王飞
    张亚雄
    [J]. 统计研究, 2008, (05) : 79 - 83
  • [3]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
    秦大河
    [J]. 科技导报, 2008, (07) : 3 - 3
  • [4] 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
    刘遵义
    陈锡康
    杨翠红
    Leonard KCheng
    KCFung
    YunWing Sung
    祝坤福
    裴建锁
    唐志鹏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 91 - 103+206
  • [5] 能源合理利用与CO减排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郎一环
    王礼茂
    王冬梅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4) : 28 - 34
  • [6]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and China's Foreign Trade
    Liu, Weidong
    Pannell, Clifton W.
    Liu, Hongguang
    [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9, 50 (05) : 497 - 512
  • [7] CO 2 accounts for open economies: producer or consumer responsibility?[J] . Jesper Munksgaard,Klaus Alsted Pedersen.Energy Policy . 2001 (4)
  • [8]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Hummels, D
    Ishii, J
    Yi, KM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4 (01) : 75 - 96
  • [9] CO 2 Emissions in Japan: Influences of imports and exports[J] . Y. Kondo,Y. Moriguchi,H. Shimizu.Applied Energy . 1998 (2)
  • [10]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or the UK[J] . Robert Hetherington.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 199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