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企合谋到政企合作——一个初步的动态政企关系分析框架

被引:75
作者
聂辉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政企关系; 地方政府; 企业; 合谋; 合作;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20.06.004
中图分类号
F123.15 [国家与企业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政企关系是理解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也是转型经济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然而,目前学术界关于政企关系类型和决定因素的研究总体上显得比较笼统,或者难以验证。为此,有必要提出一个初步的动态政企关系分析框架。从政府对企业是否干预以及如何干预两个维度,可将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政企关系分为四种类型:政企合作、政企合谋、政企分治和政企伤害。由此得出了决定政企关系类型的三个主要因素:政府能力、产业规模和监督力量,三者分别代表政府、企业和第三方力量,通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阶段的博弈决定了政企关系的性质以及动态变迁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可检验的基本命题,并通过国内外的案例加以佐证。应用动态政企关系框架可以解释"中国奇迹"以及相关的重要现象,为我们理解真实世界的政企关系和改善政企关系提供了一套可识别和可操作的分析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及其影响——对资本主义新形态的社会学分析 [J].
杨典 ;
欧阳璇宇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12) :110-133+201
[2]   增长联盟与兼并重组的对价悖论——以G省民营石油市场重组案为例 [J].
吕鹏 .
社会发展研究, 2018, 5 (04) :86-104+243
[3]   “官场+市场”与中国增长故事 [J].
周黎安 .
社会, 2018, 38 (02) :1-45
[4]   政府介入与发展阶段:发展策略的新制度分析 [J].
陈玮 ;
耿曙 .
政治学研究, 2017, (06) :103-114+128
[5]   "赛龙之死"背后的共青城转型难题 [J].
李永华 .
中国经济周刊, 2017, (44) :32-36
[6]   官员更替、合谋震慑与空气质量的临时性改善 [J].
郭峰 ;
石庆玲 .
经济研究, 2017, 52 (07) :155-168
[7]   财大气粗?——私营企业规模与行政纠纷解决的策略选择 [J].
纪莺莺 ;
范晓光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3) :193-215+246
[8]   市场纠纷与政府介入——一个风险转化的解释框架 [J].
向静林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4) :27-51+242
[9]   政企合谋与企业逃税:来自国税局长异地交流的证据 [J].
范子英 ;
田彬彬 .
经济学(季刊), 2016, 15 (04) :1303-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