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联盟与兼并重组的对价悖论——以G省民营石油市场重组案为例

被引:3
作者
吕鹏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
关键词
对价悖论; 地方增长联盟; 议价权威主义; 政商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2 [];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大规模市场兼并重组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在于各方资产持有者能否就特定资产的价格达成一致。通过考察G省石油市场一场混合所有制重组失败的案例,本文发现存在一种重组双方有对价意愿但对价机制失灵的现象,称之为"对价悖论"。当庇护失灵(地方政府失去保护民营投资者的能力和意愿)、技术失灵(可计量、可操作的对价基础缺失)、话语失灵(投资者的道义诉求超过经济诉求)发生时,面对超经济强制的压力,政府选择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市场纠纷;但这扭曲了市场权力关系,甚至引发对抗,最终导致对价威权主义的"硬着陆"。对价机制的失灵根植于一种脆弱的不平衡政商关系,政企联盟时的共识,在联盟破裂时反而成为形成对价新共识的阻碍。若要真正推动公私资本的平等混合,应在中央政府、中央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资本之间建立更加平等的利益分配格局和新型政商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104+243 +243-244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民营企业家如何组织起来?——基于广东工商联系统商会组织的分析 [J].
黄冬娅 ;
张华 .
社会学研究, 2018, 33 (04) :28-55+242
[2]   “官场+市场”与中国增长故事 [J].
周黎安 .
社会, 2018, 38 (02) :1-45
[3]   市场体制与产业优势——农业产业化地区差异形成的社会学研究 [J].
符平 .
社会学研究, 2018, 33 (01) :169-193+245
[4]   财大气粗?——私营企业规模与行政纠纷解决的策略选择 [J].
纪莺莺 ;
范晓光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3) :193-215+246
[5]   包揽式政商关系、本地化用工与内地中小城市的劳工抗争 [J].
汪建华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2) :51-75+243
[6]   执政党对私营企业的统合策略及其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J].
何轩 ;
马骏 .
社会, 2016, 36 (05) :175-196
[7]   地方分权层级与产权保护程度——一项“产权的社会视角”的考察 [J].
曹正汉 ;
冯国强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5) :38-62+242
[8]   市场纠纷与政府介入——一个风险转化的解释框架 [J].
向静林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4) :27-51+242
[9]   政企合谋与企业逃税:来自国税局长异地交流的证据 [J].
范子英 ;
田彬彬 .
经济学(季刊), 2016, 15 (04) :1303-1328
[10]   民营企业为什么要戴上“红帽子”——基于行政壁垒的一个解释 [J].
张雨潇 ;
方明月 .
经济学动态, 2016, (02) :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