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强度变化因素再分解的理论与实证

被引:10
作者
董昕灵 [1 ,2 ]
张月友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江苏开放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因素分解; 产业结构; 生产要素;
D O I
10.13956/j.ss.1001-8409.2019.09.13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借助Kaya恒等式与增长核算公式,对影响产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产业结构效应从生产要素层面分解,并利用1995~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TFP、资本和劳动投入变化通过影响经济总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某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化,最终通过产业结构效应影响碳排放强度变化。②中国四个梯队的总体碳排放强度变化差异在进一步缩小,但当产业部门细分至6个时,部分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变化存在较大差异。③各产业碳排放强度降低的阻力主要来源于各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动力主要来源于各产业能源强度、能源碳强度的降速以及社会资本投入的增速,TFP和劳动的增速在部分产业、部分地区也有推动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碳排放减排路径及模拟调控 [J].
韩楠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8) :47-55
[2]   基于LEAP模型的云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碳排放影响情景分析 [J].
邓明翔 ;
李巍 .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37 (02) :786-794
[3]   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 [J].
张伟 ;
朱启贵 ;
高辉 .
经济研究, 2016, 51 (12) :62-75
[4]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分解分析 [J].
李玉敏 ;
张友国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3) :73-85
[5]   产业结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多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原嫄 ;
席强敏 ;
孙铁山 ;
李国平 .
地理研究, 2016, 35 (01) :82-94
[6]   中国劳动报酬份额问题——基于雇员经济与自雇经济的测算与分析 [J].
张车伟 ;
赵文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12) :90-112+206
[7]   中国工业能源要素配置效率与节能潜力研究 [J].
孙传旺 ;
林伯强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5) :86-99
[8]   贸易、FDI、无形技术外溢与中国技术进步 [J].
蒋仁爱 ;
冯根福 .
管理世界, 2012, (09) :49-60
[9]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J].
干春晖 ;
郑若谷 ;
余典范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4-16+31
[10]   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于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