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分解分析

被引:22
作者
李玉敏 [1 ]
张友国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LMDI; 碳排放; 空间分解分析; 能源强度; 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16.03.025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采用LMDI方法对30个省区2000—2012年的碳排放变化进行空间分解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期间内全国碳排放量增长近2倍,其中工业部门增量占比最高,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占比快速上升。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是推动碳排放量增长的主导力量。2006年之后,能源强度尤其是工业能源强度的持续下降极大地抑制了全国碳排放。由于中、西部地区省份的经济增长较快,全国经济的省区分布结构变化使得碳排放有所增加。随着工业部门产值份额的下降,产业结构变化促进了碳减排。此外,能源结构也导致碳排放略有上升。本文认为,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未来控制碳排放的重点,同时不同省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落实碳减排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随机前沿的我国省域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J].
张金灿 ;
仲伟周 .
软科学, 2015, 29 (06) :105-109
[2]   中国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性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的分析 [J].
刘亦文 ;
胡宗义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 37 (02) :23-34
[3]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与碳排放趋势预测 [J].
朱永彬 ;
王铮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12) :1579-1586
[4]   产业部门碳排放波及效应分析 [J].
钱明霞 ;
路正南 ;
王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12) :82-88
[5]   中国经济增长中碳强度下降的省区贡献分解 [J].
王锋 ;
冯根福 ;
吴丽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08) :143-155
[6]   中国各省区碳足迹与碳排放空间转移 [J].
石敏俊 ;
王妍 ;
张卓颖 ;
周新 .
地理学报, 2012, 67 (10) :1327-1338
[7]   中国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非参数前沿的实证分析 [J].
周五七 ;
聂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9) :58-70+161
[8]   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2, 47 (08) :32-44
[10]   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 [J].
潘家华 ;
张丽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5) :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