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海洋类专业本硕贯通培养模式研究——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
被引: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明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洪兴
黄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
黄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楷斌
机构
:
[1]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
来源
:
高教学刊
|
2017年
/ 01期
关键词
:
海洋院校;
本硕贯通;
高素质人才;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P7-4 [];
学科分类号
:
040102 ;
0707 ;
摘要
: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各高校对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文章针对我国海洋类高等院校的特点,以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类专业培养模式为例进行分析,提出具有海洋特色的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海洋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4+18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本硕博课程贯通与交叉人才培养
[J].
吴静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吴静怡
;
奚立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奚立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朋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孟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丛峰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03)
:94
-101+107
[2]
美国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启示——以美国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项目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磊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文华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
(08)
:54
-60
[3]
协同创新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J]. 吴文涛,朱大勇,黄景荣,程晓红,张辉.评价与管理. 2014 (01)
[4]
德美两国高校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凯博
.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3,
(05)
:73
-74
[5]
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
[J].
佘远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
佘远富
;
陈景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
陈景春
.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
(01)
:7
-10
[6]
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忠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
(01)
:11
-15
[7]
“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春雄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04)
:100
-104
[8]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动因与路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之二
[J].
唐纪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大学校长办公室
唐纪良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25
-129
←
1
→
共 8 条
[1]
本硕博课程贯通与交叉人才培养
[J].
吴静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吴静怡
;
奚立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奚立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朋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孟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丛峰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03)
:94
-101+107
[2]
美国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启示——以美国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项目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磊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文华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
(08)
:54
-60
[3]
协同创新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J]. 吴文涛,朱大勇,黄景荣,程晓红,张辉.评价与管理. 2014 (01)
[4]
德美两国高校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凯博
.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3,
(05)
:73
-74
[5]
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
[J].
佘远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
佘远富
;
陈景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
陈景春
.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
(01)
:7
-10
[6]
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忠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
(01)
:11
-15
[7]
“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春雄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04)
:100
-104
[8]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动因与路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之二
[J].
唐纪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大学校长办公室
唐纪良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25
-12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