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展望:2020-2035、2035-2050

被引:14
作者
林毅夫 [1 ]
文永恒 [2 ]
顾艳伟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
[2]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3]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潜力; 潜在增长率; 后来者优势;
D O I
10.16529/j.cnki.11-4613/f.2022.06.007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基于二战后5个追赶型经济体的成功发展经验及后来者优势在预测中国增长潜力方面的关键作用,利用计量模型预测中国在2020-2035年和2035-2050年的增长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依靠后来者优势,中国在2020-2035年还有年均约8%的增长潜力,如能实现年均5%-6%的增长,那么到2035年就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035-2050年,依靠后来者优势,中国还有约6%的增长潜力,如果能够实现4%的增长,那么到2049年,中国GDP总规模为美国的两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未来创新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J].
林毅夫 .
金融论坛, 2021, 26 (07) :3-5+80
[2]   中国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研究:进展、共识和分歧 [J].
冯明 .
财经智库, 2020, 5 (05) :29-57+140
[3]   “战疫增长模式”下的目标、政策与改革附视频 [J].
刘世锦 .
中国经济报告, 2020, (03) :4-14
[4]   中国潜在产出的综合测算及其政策含义 [J].
徐忠 ;
贾彦东 .
金融研究, 2019, (03) :1-17
[5]   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与增长跨越 [J].
刘伟 ;
范欣 .
管理世界, 2019, 35 (01) :13-23
[6]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预测:兼顾跨国生产率收敛与中国劳动力特征的供给侧分析 [J].
白重恩 ;
张琼 .
经济学报, 2017, 4 (04) :1-27
[7]   经济增长与收敛规律——对中国的分析 [J].
罗伯特巴罗 ;
王潇靓 .
金融市场研究, 2016, (11) :1-10
[8]   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基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模拟 [J].
陆旸 ;
蔡昉 .
世界经济, 2016, 39 (01) :3-23
[9]   可变折旧率估计及资本存量测算 [J].
陈昌兵 .
经济研究, 2014, 49 (12) :72-85
[10]   人口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比较 [J].
陆旸 ;
蔡昉 .
世界经济, 2014, 37 (01)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