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华北大暴雨过程特征的分析研究

被引:139
|
作者
孙建华
张小玲
卫捷
赵思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关键词
华北大暴雨; 台风; 低涡暴雨; 暖切变暴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首先对1960~1999年的华北夏季暴雨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又进一步对1990~1999年造成夏季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进行了分型研究。结果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夏季每10年发生的暴雨和大暴雨次数基本相当,40年中山西和河北的北部暴雨发生次数在20次以上,沿海地区暴雨发生次数为60~100次。1990~1999年的6~8月华北地区发生大暴雨共39天,大体可分为5型:1型为台风与低槽(低涡)远距离相互作用;2型为低涡(登陆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3型为登陆台风北上受高压阻挡停滞;4型为低涡暴雨;5型为暖切变暴雨。其中,台风和低涡是主要影响系统。最后,对北京夏季的暴雨过程也进行了统计和分型研究。40年中有7年未发生暴雨,而最多的年份发生了5次,存在很明显的年变化。研究表明,尽管北京暴雨具有华北暴雨的共同特征,但也有北京地区的特点,如以暴雨频次而言,最多的是低涡暴雨,其次是台风与低槽(低涡)相互作用型。另外,低槽冷锋暴雨也是一类值得关注的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2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1] 华北暴雨[M]. - 气象出版社 , 《华北暴雨》编写组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