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类型与街邻关系:城市社区整合的空间视角

被引:25
|
作者
贺霞旭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关键词
街坊/邻里关系; 异质性; 污染; 门禁; 参与;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9.02.004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探讨社区内部空间结构差异对街邻关系的影响,构建了三类社区空间结构:社区社会空间结构、社区物理空间结构和社区生态空间结构。研究发现,社区社会空间指标中社区职业异质性水平越高,街邻关系越差;社区中本地人口比例越高,社区居民的平均社会组织活动参与率越高,街邻关系就越好;居民参与成为人口异质性负效应的补偿效应。社区物理空间指标中隔离性设施(如楼宇门禁)和社区生态空间指标中失调型生态环境污染均会降低街邻关系水平;绿地覆盖率越高,街邻关系就越好。因此,在社区整合重塑中,降低居住区环境污染程度,建设友好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积极鼓励和促进居民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活动,是提升居民街邻关系的重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10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 [1] 尤金·奥德姆的生态系统概念内涵及其欠缺分析
    葛永林
    [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 40 (03) : 18 - 23
  • [2] 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社区环境对入室盗窃的影响研究
    肖露子
    柳林
    宋广文
    周素红
    龙冬平
    冯嘉欣
    [J]. 地理研究, 2017, 36 (12) : 2479 - 2491
  • [3] 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整合——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分析
    蔡禾
    张蕴洁
    [J]. 社会科学战线, 2017, (03) : 182 - 193
  • [4] 中国城市社区的异质性社会结构与街坊/邻里关系研究
    贺霞旭
    刘鹏飞
    [J]. 人文地理, 2016, 31 (06) : 1 - 9
  • [5] 土壤生物与土壤污染研究前沿与展望
    陈保冬
    赵方杰
    张莘
    伍松林
    乔敏
    欧阳纬莹
    朱永官
    [J]. 生态学报, 2015, 35 (20) : 6604 - 6613
  • [6] 悖论、因果与对策:关于社区居委会职责的调查思考
    罗红霞
    崔运武
    [J]. 理论月刊 , 2015, (07) : 146 - 151
  • [7]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
    周春山
    叶昌东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7) : 1030 - 1038
  • [8] 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
    李雪萍
    曹朝龙
    [J]. 城市问题, 2013, (06) : 85 - 89
  • [9] 现代城市社区的双重二元性及其发展的中国路径
    肖林
    [J]. 南京社会科学, 2012, (09) : 55 - 61
  • [10] 选择性应付:社区居委会行动逻辑的组织分析——以G市L社区为例
    杨爱平
    余雁鸿
    [J].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4) : 105 - 12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