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碳减排政策效应研究

被引:253
作者
刘传明 [1 ]
孙喆 [2 ]
张瑾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碳减排; 合成控制法; 作用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碳排放权交易是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赋予商品属性,允许其在市场上交易的行为,通过市场机制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碳排放权交易已经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中国于2013年启动上海、北京、广东、深圳、天津、湖北、重庆等七省市的碳排放交易权试点。为了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碳减排效应进行研究,本文基于1995—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对碳交易试点的减排效果进行考察,并将合成控制法与双重差分方法相结合对碳交易试点的减排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①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实施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但是由于各试点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各试点省份的碳减排效果存在异质性,合成控制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天津、湖北、重庆等试点省市的碳减排效果较为明显。②合成控制-双重差分法的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这意味着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结论较为稳健。③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于碳排放权的出售方而言通过市场收益诱导效应、技术创新激励效应、政府支持效应等效应实现碳减排;对于碳排放权的购买方而言则通过企业成本压力效应、工艺革新动力效应、市场引导效应等效应实现碳减排。④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各试点省市在制定减排政策时不能采取一刀切,应因地制宜的进行碳交易试点的建设,从而实现碳减排目标、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碳交易机制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分析 [J].
谭静 ;
张建华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 39 (12) :104-119
[2]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电能消费强度的影响——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分析 [J].
李顺毅 .
城市问题, 2018, (07) :38-47
[3]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制的减排有效性评估及影响要素分析 [J].
王文军 ;
谢鹏程 ;
李崇梅 ;
骆志刚 ;
赵黛青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4) :26-34
[4]   西部大开发的净政策效应分析 [J].
谭周令 ;
程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3) :169-176
[5]   中国碳交易下的工业碳排放与减排机制研究 [J].
李广明 ;
张维洁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10) :141-148
[6]   低碳试点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合成控制法的证据 [J].
陆贤伟 .
软科学, 2017, 31 (11) :98-101+109
[7]   长三角扩容能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增长吗 [J].
刘乃全 ;
吴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6) :79-97
[8]   中国碳排放交易权机制的政策效果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 [J].
范丹 ;
王维国 ;
梁佩凤 .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37 (06) :2383-2392
[9]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运行和效果分析 [J].
肖玉仙 ;
尹海涛 .
生态经济, 2017, 33 (05) :57-62
[10]   中国雾霾污染治理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 [J].
邵帅 ;
李欣 ;
曹建华 ;
杨莉莉 .
经济研究, 2016, 51 (09) :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