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

被引:75
|
作者
李兰 [1 ,2 ]
李锋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延边大学湿地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内涝; 雨洪管理; 生态系统服务; “SPONGE”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海绵城市"是学术界、政府和企业界特别关注的热点之一,具有有效防止城市雨洪灾害、改善水生态和水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服务功能,有助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在目前全国范围内发生城市内涝的严重情况下,科学地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对"海绵城市"的研究背景、概念与内涵、建设途径、主要技术、国内发展现状等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建立"SPONGE"框架来概括整个"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为今后的"海绵城市"研究和建设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599 / 26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21] 生态基础设施先行:武汉五里界生态城设计案例探析
    俞孔坚
    张媛
    刘云千
    [J]. 规划师, 2012, (10) : 26 - 29
  • [22] 海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江波
    欧阳志云
    苗鸿
    郑华
    白杨
    庄长伟
    方瑜
    [J]. 生态学报, 2011, 31 (08) : 2236 - 2244
  • [23] 城市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建设的若干思考
    张诚
    曹加杰
    王凌河
    严登华
    王刚
    秦天玲
    [J]. 水利水电技术, 2010, 41 (07) : 9 - 13
  • [24] 发达国家典型雨洪管理体系及启示
    车伍
    吕放放
    李俊奇
    李海燕
    王建龙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20) : 12 - 17
  • [25] 湿地生态需水量与配水研究进展
    杨薇
    杨志峰
    孙涛
    [J]. 湿地科学, 2008, 6 (04) : 531 - 535
  • [26] 黄泛平原区适应性“水城”景观及其保护和建设途径
    俞孔坚
    张蕾
    [J]. 水利学报, 2008, (06) : 688 - 696
  • [27]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禁建区及绿地系统——以山东菏泽为例
    俞孔坚
    张蕾
    [J]. 城市规划, 2007, (12) : 89 - 92
  • [28] 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
    俞孔坚
    韩西丽
    朱强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5) : 808 - 816+855
  • [29] 水生态服务功能分析及其间接价值评价
    欧阳志云
    赵同谦
    王效科
    苗鸿
    [J]. 生态学报, 2004, (10) : 2091 - 2099
  • [30]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马世骏
    王如松
    [J]. 生态学报, 1984, (01) :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