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的相对贫困标准、测量与瞄准——基于2018年中国住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181
作者
汪三贵 [1 ]
孙俊娜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相对贫困; 贫困标准; 贫困测量; 贫困瞄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的反贫困工作将转入缓解相对贫困阶段。本文根据贫困定义与标准的演进和对中国的现实考量,提出中国相对贫困标准的可行方案,并基于2018年中国住户调查数据进行相关测算,进而提出相对贫困的瞄准机制。本文建议制定一个包括收入维度与非收入维度的多维相对贫困标准,在相对贫困初期阶段,可按照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40%分别确定城镇与农村的相对收入贫困线。在这一标准下,城镇与农村的相对贫困发生率分别为11.12%和12.78%。对多维相对贫困的测算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多维贫困状况最严重,东部地区最轻微,且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贫困状况更严重,山区居民比非山区居民贫困状况更甚,少数民族地区比汉族地区更为贫困;分维度考察发现,就业困难是造成城乡居民多维贫困的首要因素,次要因素是在健康、教育和社会保障等维度上存在缺失,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亟需改善;从贫困群体的特征来考察,多维贫困更多发生于女性、老年人、不健康者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本文建议采用区域与个体瞄准相结合、城镇与农村瞄准相统筹、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并重的相对贫困瞄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 / 23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中国长期减贫,路在何方?——2020年脱贫攻坚完成后的减贫战略前瞻 [J].
黄征学 ;
高国力 ;
滕飞 ;
潘彪 ;
宋建军 ;
李爱民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09) :2-14
[22]   中国扶贫现状与演进以及2020年后的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 [J].
陈志钢 ;
毕洁颖 ;
吴国宝 ;
何晓军 ;
王子妹一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01) :2-16
[23]   进城农民工家庭贫困的测量与分析——基于“收入—消费—多维”视角 [J].
郭君平 ;
谭清香 ;
曲颂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9) :94-109
[24]   2020年后中国减贫的新战略 [J].
魏后凯 .
中州学刊, 2018, (09) :36-42
[25]   决胜全面小康背景下关于我国贫困标准的思考——基于多种贫困标准的比较分析 [J].
马秋华 ;
牛胜强 ;
张倩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7 (05) :85-93
[26]   公共转移支付与老年人的多维贫困 [J].
解垩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11) :32-46
[27]   中国多维贫困测量 [J].
王素霞 ;
王小林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0 (02) :129-136
[28]   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 [J].
王小林 ;
Sabina Alkire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12) :4-10+23
[29]   确定中国城镇贫困线方法的探讨 [J].
唐钧 .
社会学研究, 1997, (02) :62-73
[30]  
Poverty:A Study of Town Life. Rowntree SB. London Journal .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