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理到国家治理:治理研究的中国化

被引:57
作者
彭莹莹 [1 ]
燕继荣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关键词
治理; 国家治理; 政府治理; 治理评估; 中国化;
D O I
10.15944/j.cnki.33-1010/d.2018.02.006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需要催生了"治理"研究的学术潮流,"治理"迅速以一种思潮、理论、范式、技术的姿态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治理经引介进入中国以来,国内学者开始探索以治理理念重思中国政治改革路线并形成了一系列独立的学术成果。本文基于对中国学者治理研究的学术考察,认为治理概念引入之后,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国家治理这些概念实则是治理理论与中国实践互动下形成的中国话语的创新,具体而言:从"治理"到"政府治理"是中国学者从理论上对政府角色重新定位的初步思考,从"治理"到"治理评估"是从实践出发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考察,进而再到"国家治理"概念的提出,是治理研究在中国本土化的系统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21]  
治理缓行:跳出国家权力回归社会的陷阱. 刘建军. 理论文萃 . 2003
[22]   “城管式困境”与治理现代化附视频 [J].
俞可平 .
领导科学, 2014, (04) :20-21
[23]   理解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 [J].
何增科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 (01) :11-15
[24]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 [J].
许耀桐 ;
刘祺 .
理论探索 , 2014, (01) :10-14+19
[25]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J].
习近平 .
求是, 2014, (01) :3-6
[26]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J].
高小平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1) :9-9
[28]  
述评:治理理论在中国适用性的论争[J]. 张力.理论与改革. 2013(04)
[29]   “中国模式”的学术辨析 [J].
燕继荣 .
探索与争鸣, 2010, (12) :17-19
[30]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启迪与警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政治学思考 [J].
刘峰 ;
孔新峰 .
行政管理改革, 2010, (01) :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