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社交中的身体悖论

被引:29
作者
刘婷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关键词
身体; 缺席在场; 体化实践; 刻写实践; 社交异化;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8.10.008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在线社交为透视传播中的身体问题、人与技术的关系提供了一面棱镜。交流中的身体悖论展露无遗:一方面,在线社交以身体缺席为前提,并且让非亲身在场的交流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又以符号形式模拟、复写、再现身体,用虚拟空间的在场弥补物理空间的缺场,用技术化身的出席代替血肉之躯的隐退,以营造身体在场的虚幻假象。仪式性的交往被程式化的连接清除,以身体为中介的体化实践被以数字符号为中介的刻写实践接替。然而,在线社交产生的符号异化和技术异化反证了身体在场的重要意涵,传播的肉身性问题呼之欲出。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1]  
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美) 舒斯特曼; 著.商务印书馆.2011,
[12]  
Highly-visual social media and internalizing symptoms in adolesce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body image concerns.[J].D. Marengo;C. Longobardi;M.A. Fabris;M. Settanni.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8,
[13]  
Trading Sexpics on IRC: Embodiment and Authenticity on the Internet.[J].DON SLATER.Body & Society.1998, 4
[14]  
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M].刘丹鹤;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15]  
赛博空间的奥德赛.[M].(荷) 穆尔 (Mul;J.) ;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6]  
信任.[M].(德)尼克拉斯·卢曼(VonNiklasLuhmann)著;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7]  
麦克卢汉书简.[M].(加)梅蒂·莫利纳罗(MatieMolinaro);(加)科琳·麦克卢汉(CorinneMcLuhan);(加)威廉·托伊(WilliamToye)编;何道宽;仲冬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8]  
社会如何记忆.[M].(美)保罗·唐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9]  
第二媒介时代.[M].(美)马克·波斯特(MarkPoster)著;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0]  
身体与社会.[M].(英)布莱恩·特纳(BryanS.Turner)著;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