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侵权归责实务问题研究

被引:2
作者
张菲菲 [1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归责原则; 过错归责; 过错拟制;
D O I
10.13916/j.cnki.issn1671-511x.2020.s2.016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5 ;
摘要
在侵害个人信息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的认定上,其一,《网络安全法》第74条第1款并非独立的请求权规范。其二,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原则上仍应采取过错归责原则,信息控制者在法律法规层面上违反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义务,则构成过错归责,若符合其他侵权构成要件则构成个人信息侵权。其三,个人信息侵权归责在责任承担方式上应有所区分,损害赔偿应采过错归责原则,而停止侵害应采无过错归责原则,即信息主体仅需证明侵权行为人存在非法收集个人信息行为即可。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个人信息保护:从个人控制到社会控制[J]. 高富平.网络信息法学研究. 2018(02)
[2]   个人信息的侵权法保护 [J].
叶名怡 .
法学研究, 2018, 40 (04) :83-102
[3]   论个人信息网络侵权责任多元归责原则之确立基础 [J].
刁胜先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7 (03) :44-48
[4]   个人信息网络侵权责任形式的分类与构成要件 [J].
刁胜先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6 (02) :28-35
[5]   侵害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J].
杨立新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 31 (03) :147-152
[6]   网络社会个人信息侵权问题研究 [J].
王兵 ;
郭垒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2 (02) :10-15+21
[7]   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 [J].
齐爱民 .
河北法学, 2008, (04) :15-33
[8]   个人信息权及其民法保护 [J].
张振亮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41-46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解读[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杨合庆, 2017
[10]  
侵权行为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