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文科教育的挑战

被引:16
作者
刘永谋 [1 ]
王春丽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文科教育; AI辅助生存社会; 教育面向未来;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23.06.013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040110 ;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人类引向AI辅助生存的环境中。文科教育视野应从面向现在转为面向未来,直面GAI对知识生产领域、学生就业领域以及应试教育根基的深度挑战。文科教育基本模式应从传承式文科教育跃升为创新性文科教育,兼顾专业训练的功利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超越目标,尤其强调以意义而非数据为中心。文科教育创新性变革至少可以强调从博学转向慎思、专学转向通学、提升科学素养、熟悉技术工具、专业精品教育、意义扎根交往等方面,以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的巨大冲击。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超越ChatGPT:生成式AI的机遇、风险与挑战 [J].
陈永伟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03) :127-143
[2]   新文科建设应凸显人文精神与文学性价值 [J].
张福贵 .
探索与争鸣, 2022, (09) :9-12
[3]  
艺术作品的本源.[M].海格尔.商务印书馆.2022,
[4]  
人工智能全传.[M].迈克尔·伍尔德里奇.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5]  
第四次教育革命.[M].安东尼·塞尔登;奥拉迪梅吉·阿比多耶.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6]  
教育的未来.[M].约瑟夫·E·奥恩.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7]  
机器人时代.[M].福特.中信出版社.2015,
[8]  
技术与时间.[M].(法) 斯蒂格勒 (Stiegler;B.) ; 著.译林出版社.2012,
[9]  
审美教育书简.[M].(德) 席勒 (Schiller;F.) ; 著.译林出版社.2012,
[10]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