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的商法意义——以法人类型区分及规范构造为中心

被引:74
作者
蒋大兴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总则; 法人; 营利; 商事; 规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总则》对商事关系的法律调整,既有其重大贡献的一面,又有其调整不足的一面。该法首次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营利-非营利"的法人区分标准,确立了商事/商法的核心范畴,这是《民法总则》对商法的最大贡献。此种分类考量了我国法人制度的现状,凸显了中国社会市场化转型之需求,是较"社团-财团"二分法传统模式更为科学和先进的法人分类方法。但《民法总则》欠缺关于"公法人-私法人"的元分类,也未将"营利-非营利"区分模式贯彻到底,尤其是"非法人组织"并未完全贯彻该逻辑,"特别法人"也未顺理成章地采取"中间法人"路线,仍有体系/逻辑优化之可能。在法人规范构造上,《民法总则》采取了"复印公司法"的规范构造技术。这种直接将已有规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74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法人概念的固守与法人分类的传承 [J].
傅穹 .
交大法学, 2016, (04) :45-49
[2]   《民法总则》法人分类的层次与标准 [J].
谢鸿飞 .
交大法学, 2016, (04) :42-45
[3]   俄罗斯法人分类所有制基础隐退对我国的启示 [J].
王春梅 .
法学论坛, 2016, 31 (06) :148-157
[4]   民法总则中的法人分类 [J].
谭启平 ;
黄家镇 .
法学家, 2016, (05) :34-48+176
[6]   揭开法人的神秘面纱——兼论民事主体的法典化 [J].
王文宇 .
清华法学, 2016, 10 (05) :100-116
[7]   我国民法典法人基本类型模式选择 [J].
罗昆 .
法学研究, 2016, 38 (04) :119-136
[8]   民法总则草案中法人分类体系的突破与创新 [J].
赵旭东 .
中国人大, 2016, (14) :18-18
[9]   徒增的商事成本——法律及管制如何影响企业设立(行为)? [J].
蒋大兴 .
法学家, 2016, (01) :72-83+177
[10]   中国的法人概念无需重构 [J].
梁上上 .
现代法学, 2016, 38 (01) :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