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情境—问题”教学的校本化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卫标
张淼
余如玉
机构
[1] 余姚市实验学校
关键词
数学情境; 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3.6 [数学];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数学发展史表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发展过程的基本模式.数学问题起源于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沃土.余姚市实验学校于2003年开始实验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经过5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校本化的"敢问、会问、善问"的"情境—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校本化的"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师生数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M].吕传汉; 汪秉彝; 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2]   提问: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 [J].
洪松舟 ;
卢正芝 .
中国教育学刊, 2008, (02) :30-34
[3]   中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评价探究 [J].
郑雪静 ;
汪秉彝 ;
吕传汉 .
数学教育学报, 2007, (03) :49-52
[4]   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 [J].
吕传汉 ;
汪秉彝 .
数学教育学报, 2006, (02) :74-79
[5]   再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 [J].
吕传汉 ;
汪秉彝 .
数学教育学报, 2002, (04) :72-76
[6]   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 [J].
吕传汉 ;
汪秉彝 .
数学教育学报, 2001, (04)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