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我国民事权利保护方法的成功改造

被引:17
作者
杨立新
机构
[1] 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研究所
[2]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
关键词
民事权利保护方法; 固有请求权; 侵权请求权; 民事责任; 民法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权利保护方法,采用了统一民事责任的立法模式,无法分清固有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的界限。嗣后的民法单行法立法继续沿着这种立法模式发展,混淆了我国民事权利保护的不同方法,造成体系的混乱和司法实践的无序。《民法典》对民事权利保护方法进行了成功改造:首先在总则编只规定民事责任的一般规则,规定侵权请求权且性质为侵权损害赔偿之债;其次在物权编和人格权编分别规定了物权请求权、占有保护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和身份权请求权等固有请求权;最后在侵权责任编规定了侵权请求权。这样,就实现了固有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的不同功能配置,使固有请求权作为民事权利保护的固有权利,负担对权利受到侵害的恢复性救济;侵权请求权作为民事权利保护的新生权利,负担对权利损害的填补性救济。二者相互补充和衔接,完成了这一民事立法的重大改革,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事权利保护方法体系,能够全面保护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目前立法中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将在司法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57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民法典对侵权责任保护范围的准确界定——对《民法典》第1164条含义理解的进一步厘清 [J].
杨立新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01) :1-9
[2]   民法的法条病理学——以僵尸法条或注意规定为中心 [J].
贺剑 .
法学, 2019, (08) :75-91
[4]   论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分离 [J].
王利明 .
中国法学, 2019, (01) :224-243
[5]   债权侵权责任认定中的知悉规则与过错要件——(2017)最高法民终181号民事判决书释评 [J].
杨立新 ;
李怡雯 .
法律适用, 2018, (19) :65-78
[6]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中国当代民法的历史性跨越 [J].
杨立新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2) :72-97+206
[7]   民法总则规定民事责任的正当性 [J].
郭明瑞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27 (04) :20-25
[9]   债与民事责任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 [J].
魏振瀛 .
法学家, 2013, (01) :115-134+179
[10]   论返还原物责任请求权 兼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比较研究 [J].
魏振瀛 .
中外法学, 2011, 23 (06) :1171-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