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对仿拟的阐释力

被引:18
作者
易康
机构
[1]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关键词
模因; 仿拟; 同音/近音类推; 同构类推;
D O I
10.16263/j.cnki.23-1071/h.2010.04.010
中图分类号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从语言学角度看,模因论可解释许多语言现象,可启发我们从新的角度探讨语言的起源,也可指导我们更有效地学习和运用语言。模因论对仿拟有较强的阐释力。首先,模因论是仿拟结构要素存在的理论基础,任何字、词、短语、句子和篇章,只要能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就可成为模因,就可充当仿拟二元素之一的本体。其次,作为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方式之一,类推是仿拟构成机理的有力说明和支撑,可以解释仿拟的两种生成方式:同音/近音异形横向类推和同构异义横向类推。此外,仿拟模因的传递具有多元性,一个本体往往可以多重复制,形式上有辐射型和连锁型两种。可见,模因论对仿拟构成强大的支撑,可以用来解释仿拟生成之谜。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英语词法概论.[M].王文斌; 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  
仿拟研究.[M].徐国珍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3]  
辞格与词汇.[M].李国南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  
英语词汇学教程.[M].汪榕培;卢晓娟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修辞学词典.[M].王德春 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6]   英汉仿拟之本体和仿体研究 [J].
罗胜杰 ;
张从益 ;
李娟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40-44
[7]   模因工程——如何打造强势的广告语言模因 [J].
庄美英 .
外语学刊, 2008, (01) :83-87
[8]   meme的翻译 [J].
谢朝群 ;
林大津 .
外语学刊, 2008, (01) :63-67
[9]   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J].
陈琳霞 .
外语学刊, 2008, (01) :88-91
[10]   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 [J].
何自然 .
外语学刊, 2008, (01) :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