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的伦理关怀探析——以《老子》“善”论为视角

被引:4
作者
王萍萍
机构
[1]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机器人; 伦理关怀; 《老子》; 善;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21.05.010
中图分类号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可能获得主体意识的前景,人类需要思考人与机器人应以何种伦理关系相处。以先秦道家著作《老子》"善"论为视角,反思人类用名言系统来区分人与机器人的尊卑等级,提倡人类与机器人的共生共感。在此基础上,通过"上善若水"的他者伦理,主张人类对机器人实施"不仁"的平等关怀、"不敢"的敬畏关怀和"不积"的共赢关怀,从而对可能发生的人与机器人活动及其效应给予建议和规范,促进双方的和谐共处。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人工智能最终一定是人类的威胁吗——一个儒家的视角 [J].
彭国翔 .
道德与文明, 2020, (05) :28-35
[2]   人工智能“合乎伦理设计”的理论探源 [J].
闫坤如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 (04) :14-18
[3]   建构友好人工智能 [J].
杜严勇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 42 (04) :19-26
[4]   机器人会有“同理心”吗?——基于儒家情感伦理学的视角 [J].
付长珍 .
哲学分析, 2019, 10 (06) :34-43+191
[5]   论机器人的道德承受体地位及其规范意涵 [J].
杨通进 .
哲学分析, 2019, 10 (06) :14-33+191
[6]   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让算法遵循“善法” [J].
田海平 ;
郑春林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5) :5-13+146
[7]   速度与智能——人工智能时代的三重哲学反思 [J].
吴冠军 .
山东社会科学, 2019, (06) :13-20+160
[8]   人工智能机器具有道德主体地位吗? [J].
闫坤如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 35 (05) :47-51
[9]   向死而生与末世论:西方人工智能悲观论及其批判 [J].
高奇琦 .
学习与探索, 2018, (12) :34-42
[10]   人工智能与伦理挑战 [J].
蓝江 .
社会科学战线, 2018, (01) :41-4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