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倒槽暴雨的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7
|
作者
孙兴池
机构
[1] 山东省气象台
关键词
地面倒槽; 形成机制; 暴雨落区;
D O I
10.19513/j.cnki.issn2096-3599.2018.03.005
中图分类号
P457.6 [降水预报];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山东不同天气类型的暴雨过程,发现在有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的锋面过程中,地面倒槽顶部是首要的暴雨落区。地面倒槽暴雨的形成机制为:1)地面倒槽与850 h Pa水汽辐合中心相吻合。2)地面倒槽的形成是低层暖平流作用的结果,地面倒槽的东南风一侧,为低层暖平流中心,暖平流导致暖锋前负变压明显,形成地面倒槽。3)地面倒槽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交汇区,在其经向剖面上,可见整个对流层具有冷锋完整的热力、动力空间结构特征。后倾槽时,锋面抬升作用导致强上升运动出现在锋后,暴雨趋向于出现在倒槽后部东北气流中。前倾槽时,强上升运动区与向上凸起的θe舌状高值区吻合,潜在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雨,暴雨区位于倒槽附近。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变性台风“麦德姆”(1410)环流中的锋生现象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梁军
    丛春华
    张胜军
    张黎红
    赛瀚
    [J]. 海洋气象学报, 2017, 37 (04) : 49 - 57
  • [2] 台风“达维”(1210)非对称性结构及其对风雨分布的影响分析
    周雪松
    孙兴池
    [J]. 海洋气象学报, 2017, 37 (04) : 58 - 64
  • [3] 夏季两次低槽冷锋型暴雨成因对比分析
    郑丽娜
    孙兴池
    孟伟
    [J]. 气象科技, 2015, 43 (06) : 1133 - 1141
  • [4] 低涡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下的暴雨落区分析
    孙兴池
    郭俊建
    王业宏
    侯淑梅
    [J]. 气象, 2015, 41 (04) : 401 - 408
  • [5] 影响山东的黄淮气旋暴雨落区分析
    阎丽凤
    孙兴池
    周雪松
    [J]. 气象, 2014, 40 (12) : 1439 - 1445
  • [6] 山东暴雨天气学预报指标的统计特征分析
    周雪松
    吴炜
    孙兴池
    [J]. 气象, 2014, 40 (06) : 744 - 753
  • [7] 锋生作用对2011年梅汛期湖北暴雨的影响
    郭英莲
    王继竹
    李才媛
    龙利民
    [J]. 气象, 2014, 40 (01) : 86 - 93
  • [8] 经向切变线暴雨落区分析
    孙兴池
    吴炜
    周雪松
    郭俊建
    姜鹏
    [J]. 气象, 2013, 39 (07) : 832 - 841
  • [9]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二)极端性降水成因初探及思考
    孙军
    谌芸
    杨舒楠
    代刊
    陈涛
    姚蓉
    徐珺
    [J]. 气象, 2012, 38 (10) : 1267 - 1277
  • [10] “7.21”北京大暴雨系统的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初探
    孙继松
    何娜
    王国荣
    陈明轩
    廖晓农
    王华
    [J]. 暴雨灾害, 2012, 31 (03) : 218 -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