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自治: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兼论农村基层民主实现的合理规模

被引:29
作者
朱敏杰 [1 ,2 ]
胡平江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2] 华中师范大学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自然村落; 村民自治; 民主规模; 实现形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近年来,农村"两级村民自治"作为基层民主的一种新形式日益显现。本文以湖北省秭归县"村落自治"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分析了"两级村民自治"的形成过程及其动因。本文认为,"两级村民自治"作为村民自治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是对当前行政村民主规模过大问题的有效调节,也是对村落这一小共同体的有效利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行政村和村落的双重行政化问题,同时应避免陷入对小型共同体的过度迷思。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新农村建设中自然村落村民自治类型的探索——以南京市六合区两个自然村为例 [J].
李宁 ;
龚源远 .
学术界, 2013, (11) :218-226+312
[3]   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乡村村落的改造与重建 [J].
谢迪斌 .
中共党史研究, 2012, (08) :41-52
[4]   “组为基础,三级联动”:村民自治运行的长效机制——广东省云浮市探索的背景与价值 [J].
徐勇 ;
周青年 .
河北学刊, 2011, 31 (05) :96-102
[5]   中国乡镇自治必然性的理论辨析 [J].
陈思 .
江汉论坛, 2011, (03) :78-82
[6]   村民自治的治理功能提升:自治组织培育与自治体系构建 [J].
黄辉祥 ;
刘宁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 (03) :8-10
[8]   “组合竞选制”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价值 [J].
辛秋水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10) :151-155
[9]   协商民主:村民自治可持续发展的政治诉求 [J].
戴均 .
人文杂志, 2009, (02) :187-190
[10]   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和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 [J].
张晓忠 ;
杨嵘均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 (06) :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