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裁判员审判中的对话量刑及其参考价值

被引:6
|
作者
周振杰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裁判员审判; 量刑规范化; 法官量刑; 对话量刑;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5.04.016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从量刑结果产生于职业判断与常识判断之间的对话出发,可将裁判员审判中的量刑模式称为对话量刑。在对话量刑下,定罪与量刑程序处于实质分离的状态,职业判断与常识判断比较好地结合起来。虽然相对重视预防刑情节,但是对话量刑并没有导致普遍重刑化,反而减少了死刑判决,总体呈现出了"重重轻轻"的特点。在实现个别化与保证确定性、一致性的同时,对话量刑的社会认同度也相对较高。我国以量刑规范化为核心的量刑改革,与日本的裁判员制度相似,也是在立法严罚化的背景下展开,并以实现量刑公正与提高其公众认同为主要目标。因此,对话量刑在减少立法严罚化的负面效应、改变死刑舆论等方面对我们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