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裁判员审判中的对话量刑及其参考价值

被引:6
作者
周振杰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裁判员审判; 量刑规范化; 法官量刑; 对话量刑;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5.04.016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从量刑结果产生于职业判断与常识判断之间的对话出发,可将裁判员审判中的量刑模式称为对话量刑。在对话量刑下,定罪与量刑程序处于实质分离的状态,职业判断与常识判断比较好地结合起来。虽然相对重视预防刑情节,但是对话量刑并没有导致普遍重刑化,反而减少了死刑判决,总体呈现出了"重重轻轻"的特点。在实现个别化与保证确定性、一致性的同时,对话量刑的社会认同度也相对较高。我国以量刑规范化为核心的量刑改革,与日本的裁判员制度相似,也是在立法严罚化的背景下展开,并以实现量刑公正与提高其公众认同为主要目标。因此,对话量刑在减少立法严罚化的负面效应、改变死刑舆论等方面对我们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透视量刑规范化进程中的微观成像 反思形式主义遮掩下的改革进路 [J].
周力娜 .
法律适用, 2013, (02) :93-98
[2]   论我国量刑程序独立的改革之路 [J].
谭波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02) :178-182
[3]   量刑改革中的突出问题 [J].
吴能将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2, 27 (01) :118-122
[4]   中国量刑改革:理论、规范与经验 [J].
熊秋红 .
法学家, 2011, (05) :37-53+176
[5]   《刑法修正案(八)》与刑法思维的转换 [J].
周振杰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1, 23 (03) :11-17
[7]   量刑与刑的量化——兼论“电脑量刑” [J].
虞平 .
法学家, 2007, (02) :62-69
[8]  
法官如何思考[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A. Posner)著, 2009
[9]  
刑事法治视野中的民意分析[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周振杰, 2008
[10]  
法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罗斯科·庞德(RoscoePound)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