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八)》与刑法思维的转换

被引:7
作者
周振杰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刑法改革; 权力刑法; 权利刑法; 思维转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回顾从1979年《刑法》到《刑法修正案(七)》的刑法改革之路,可以发现,在犯罪圈的划定与刑罚量的调整方面,我国的刑事立法一直在延续着传统的权力刑法思维,即着眼于权力统治与强化社会管理,以"秩序"为价值中心,试图将犯罪预防与治理的所有细节纳入权力的控制范围之内。与之前不同的是,《刑法修正案(八)》中的削减死刑罪名、强化对特殊群体的权利保护以及社区矫正立法化等内容,是权利刑法思维的体现。这一重大转变的背后,有着国际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决策者权利意识的增强与普通民众维权活动的增加等国内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M].梁根林;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21世纪刑法学新问题研讨.[M].高铭暄;赵秉志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3]  
中国法律文化研究.[M].陈晓枫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1,
[5]   金融刑法立罪逻辑论——以金融刑法修正为例 [J].
胡启忠 .
中国法学, 2009, (06) :76-81
[6]   过去·现在·将来──关于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几点思考 [J].
陈金鑫 .
犯罪研究, 2009, (04) :10-12
[7]  
规范上访亦需谨慎灵活的释压机制...南方网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