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种质系的育成及其遗传研究

被引:8
|
作者
祝水金
蒋玉蓉
N.Reddy
季道藩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比克氏棉; 亚洲棉; 陆地棉; 色素腺体; 棉酚; 种间杂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作母本与陆地棉单节显性系1(Gl2Gl2gl3gl3)进行杂交, 获得具有比克氏棉子叶色素腺延缓形成性状的((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陆地棉)F1种间三元杂种. 种间三元杂种高度不育, PMC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为2n = 52 = 41.45Ⅰ+ 4.38Ⅱ + 0.55Ⅲ + 0.04, 二价体交叉值为1.19. 用Gl2Gl2gl3gl3作轮回亲本对种间三元杂种进行连续回交, 在BC8群体中发现2株带目标性状的可育植株. 对其进行自交和筛选, 育成具有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特性的陆地棉种质系ABH-0318. 该种质的色素腺体性状稳定, 休眠种子除子叶边缘处有少量稀小的色素腺体外, 基本无色素腺体, 其棉酚含量为0.0175%, 属于典型的低酚棉类型; 种子萌发后, 子叶及植株主要器官含有大量的色素腺体, 棉酚含量与一般有酚棉品种相似, 即植株为有酚棉类型. 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该种质的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受位于Gl2和Gl3位点的二对基因互作控制, 其中位于Gl2 位点的基因来源于比克氏棉, 对已知的陆地棉色素腺体等位基因(Gl2和gl2)为显性, 但对Gl3则表现为隐性上位, 暂定其基因符号为Gl2b; 位于Gl3的基因为隐性基因, 来源于陆地棉.
引用
收藏
页码:1987 / 19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澳洲野生棉种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的遗传研究
    祝水金
    季道藩
    [J]. 科学通报, 2001, (02) : 132 - 137
  • [2] 棉花[AG]复合染色体组异源四倍体的人工合成
    张伯静
    李炳林
    万黎明
    汪若海
    祝水金
    王红梅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4, (07) : 644 - 648
  • [3] 向陆地棉渐渗野生比克氏棉腺体延缓形成基因的方法研究
    何鉴星,孙传渭
    [J]. 遗传学报, 1994, (01) : 52 - 58+84
  • [4] 无腺体棉子是优质蛋白质资源
    高振川
    李建凡
    姜云侠
    [J]. 中国棉花, 1984, (06) : 19 - 21
  • [5] Development of high-gossypol cotton plants with low-gossypol seeds using trispecies bridge crosses and in vitro culture of seed embryos[J] . I. Vroh Bi,J.P. Baudoin,B. Hau,G. Mergeai.Euphytica . 1999 (3)
  • [6] LOW-COST PROTEIN FROM COTTONSEED
    BUSH, A
    [J]. ECONOMIC BOTANY, 1973, 27 (01) : 137 - 140
  • [7] Introgression of Glanded- plant and Glandless-seed trait from Gossypium sturtiamum Willis into cultivated upland cotton using ovule culture .2 Altman D W,Stelly D W,Kohel R L. Crop Sci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