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法理障碍及其破解

被引:9
作者
毛牧然
机构
[1] 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法; 个人信息权; 法理障碍; 法理依据;
D O I
10.19563/j.cnki.sdzs.2020.01.008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迟迟未能出台,原因很多,从法理层面来看,就是《宪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两个层面的一些法理障碍有待破解。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在力求破解这些法理障碍的研究中,具有一些创新性。首先在《宪法》层面确立个人信息权的法理依据包括确立个人信息权能够防止权力异化以保障公民广泛自由权利的落实和促进社会进步、有助于形成个人信息促进经济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的良性互动关系。其次根据在《宪法》层面确立个人信息权的法理依据以及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权的比较研究,在《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总则部分需要确立的作为制定一般性原则和具体法律规范法理依据的三项基础性原则:个人信息权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及其他合法利益相平衡原则;个人信息权保护标准要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原则;个人信息权权利属性之精神权利为主、财产权利为辅原则。最后根据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一般性原则和具体规范的法理依据,对在《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补充相关条款提出了两项立法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权的私法属性 [J].
张里安 ;
韩旭至 .
法学论坛, 2016, 31 (03) :119-129
[2]   从社会契约到服从习惯:边沁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 [J].
李燕涛 .
求索 , 2012, (08) :48-50
[3]   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理基础 [J].
金荣标 ;
叶高 ;
叶家红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32 (07) :134-136
[4]   日本宪法隐私权的理论与实践 [J].
葛虹 .
政治与法律, 2010, (08) :139-146
[5]   "Privacy" in Semantic Networks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The Case of Sina Weibo [J].
Yuan, Elaine J. ;
Feng, Miao ;
Danowski, James A.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3, 63 (06) :1011-1031
[6]   Privacy and the New Legal Paradigm: Tradi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aiwan [J].
Chen, Chi-shing .
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 2012, 29 (01) :119-130
[7]  
论法的精神.[M].(法) 孟德斯鸠; 著.商务印书馆.2012,
[8]  
个人信息权利的侵权法保护.[M].郭明龙;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9]  
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M].姚岳绒; 著.法律出版社.2012,
[10]  
政府片论.[M].(英) 边沁; 著.商务印书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