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理基础

被引:4
作者
金荣标 [1 ]
叶高 [2 ]
叶家红 [2 ]
机构
[1] 丽水广播电视大学
[2]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人格权; 财产权; 个人信息权; 信息人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信息人格已严重影响到现实人格。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可从其人格权、财产权以及个人信息权中寻找到相应的法理基础。个人信息所体现的人格权是一般人格权,而不是特殊人格权。个人信息权是一种人格权与财产权相融合的新型权利,其包括个人信息的控制权、使用权与收益权三方面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洪海林.西南政法大学.2007, 06
[2]  
个人资料保护法原理及其跨国流通法律问题研究.[M].齐爱民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  
德国民法通论.[M].(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
[4]   个人信息权保护模式探析 [J].
韩迎春 ;
魏新丽 .
前沿, 2010, (12) :107-109+133
[5]   要素视角下的个人信息:双重权利虚拟载体的保护与立法 [J].
杨干生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63 (02) :296-300
[6]   个人资料保护的力量和利益平衡论 [J].
孔令杰 .
理论月刊, 2010, (02) :121-124
[7]   个人信息保护的经济考量 [J].
洪海林 ;
向桔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56-59
[8]   从人格利益到人格要素——人格权法律关系客体之界定 [J].
马骏驹 .
河北法学, 2006, (10)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