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生命进化及其教育

被引:145
|
作者
李政涛 [1 ,2 ]
罗艺 [2 ]
机构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智能时代; 生命进化; 教育; 实践; 理论; 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G40-057 [教育技术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回到原点,在智能时代重新认识人,找寻人的自我价值。探讨面对进化与重生的人类,教育何为。与此相关,如何重新审视教育实践的意义、如何理解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如何重新厘定教育实践的目标、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什么,这些教育实践中的基本问题,都会在人工智能时代重审和改变。智能时代的教育理论研究,需要接续思想传统、改变思维方式、确立学科立场。智能时代的教育政策制定,需要明晰政策导向、加强政策整合、深化政策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 [21] 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美)马尔库塞(Marcuse,1989
  • [2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发布报告《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提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发展公共政策调整的具体建议——让人工智能更加智能.2周红霞.中国教育报.2019
  • [23] 人工智能融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J].刘德建,杜静,姜男,黄荣怀. 开放教育研究.2018(04)
  • [24] 人工智能公共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历史、特征与启示[J].贾开,郭雨晖,雷鸿竹. 电子政务.2018(09)
  • [25] 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J].范国睿. 教育发展研究.2018(10)
  • [26] 人工智能的回顾与展望[J].吴飞,阳春华,兰旭光,丁进良,郑南宁,桂卫华,高文,柴天佑,钱锋,李德毅,潘云鹤,韩军伟,付俊,刘克,宋苏,吴国政. 中国科学基金.2018(03)
  • [27] 教育学的边界与教育科学的未来——走向独特且独立的“教育科学”[J].李政涛. 教育研究.2018(04)
  • [28] 理解与理论:人工智能基础问题的悲观与乐观[J].梅剑华.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04)
  • [29] 中国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研究论纲——基于通用人工智能视角[J].刘凯,胡祥恩,马玉慧,那迪,张昱华. 开放教育研究.2018(02)
  • [30] 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余胜泉. 开放教育研究.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