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人才新政”能否提升创新绩效?——基于出台新政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39
作者
乐菡 [1 ,2 ]
黄明 [3 ]
李元旭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3]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才新政; 城市创新绩效; 政策工具; 双重差分法;
D O I
10.19616/j.cnki.bmj.2021.12.008
中图分类号
C964.2 [];
学科分类号
120202 ; 1204 ;
摘要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人才政策是政府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有力工具之一。本文以2010—2018年全国280个城市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人才新政"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多维度、稳健的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人才新政"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绩效,但不同政策工具的创新绩效存在差异,其中保障型政策的创新绩效最高,而奖励型政策的创新绩效最低;在政策贯彻落实方面,数字化平台应用、发文部门数量、人才新政传导层级对"人才新政"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人才新政"通过改变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调整人才结构的路径影响地区创新绩效。通过城市异质性分析发现,"人才新政"存在马太效应,即政府支出及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的东部地区,"人才新政"对城市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越显著,及时校正现行的"人才新政"有利于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最后,通过政策工具的异质性分析给出优化方向,东、中、西部地区应分别着力于保障型、发展型及奖励型的人才政策导向;高政府支出的城市出台发展型政策的创新效果要优于奖励型和保障型;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城市出台发展型政策的创新绩效要优于保障型政策、奖励型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31]   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 [J].
李国平 ;
范红忠 .
经济研究, 2003, (11) :79-86+93
[32]   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 [J].
林毅夫 ;
刘培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18-32+204
[3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空间、门限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 [J].
孟霏 ;
鲁志国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 (14) :56-65
[34]   中国企业的专利行为:特征事实以及来自创新政策的影响 [J].
寇宗来 ;
刘学悦 .
经济研究, 2020, 55 (03) :83-99
[35]   城市抢人大战的方案:公共支出吸引户籍人口流入 [J].
王晓轩 .
华东经济管理, 2019, 33 (12) :171-178
[36]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政策评估与反思——基于2013—2018年政策文本分析 [J].
刘亚娜 ;
董琦圆 ;
谭晓婷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9, 21 (05) :47-58
[37]   人力资本错配下的决策:优先创新驱动还是优先产业升级? [J].
李静 ;
楠玉 .
经济研究, 2019, 54 (08) :152-166
[38]   创新型城市试点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了吗? [J].
李政 ;
杨思莹 .
经济学动态, 2019, (08) :70-85
[39]   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的文本研究 [J].
朱婧 ;
王璐嘉 ;
胡品平 .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 (15) :37-42
[40]   “以房抢人”提高了城市创新能力吗 [J].
毛丰付 ;
郑芳 ;
何慧竹 .
财经科学, 2019, (07) :1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