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综合需求侧响应的能量枢纽优化配置

被引:68
作者
崔鹏程 [1 ]
史俊祎 [1 ]
文福拴 [1 ,2 ]
孙磊 [1 ]
董朝阳 [3 ]
郑宇 [3 ]
张睿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文莱科技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
[3]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多能源系统; 能量枢纽; 优化配置; 综合需求侧响应; 冷热电负荷;
D O I
10.16081/j.issn.1006-6047.2017.06.014
中图分类号
TK01 [能源];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能量枢纽是多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容纳多种形式能源的输入和多元化的负荷类型。优化配置能量枢纽的设备类型和容量是保证能量枢纽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同时,需求侧响应机制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该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首先概述了能量枢纽中各类设备的模型,并对冷热电负荷特性进行分析和分类建模。然后,基于典型日负荷轮廓,以初始安装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能耗成本构成的年运行费用最低为优化目标,考虑综合需求侧响应及能量枢纽运行约束,建立了能量枢纽优化配置的0-1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优化配置模型可显著降低能量枢纽的年运行费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A two-stage optimal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 for combined cooling; heat and power microgrid system.[J].Li Guo;Wenjian Liu;Jiejin Cai;Bowen Hong;Chengshan Wang.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13,
[2]  
A Financial Approach to Evaluate an Optimized Combined Cooling; Heat and Power System.[J].Bahrami; Shahab;Safe; Farahbakhsh.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2013, 5
[3]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CCHP system incorporated into kraft process, using Pinch Analysis with pressure drop consideration [J].
Jabbari, Banafsheh ;
Tahouni, Nassim ;
Ataei, Abtin ;
Panjeshahi, M. Hassan .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3, 61 (01) :88-97
[4]  
An engineering approach to the optimal design of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s in China.[J].Zhe Zhou;Pei Liu;Zheng Li;Weidou Ni.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12,
[5]  
Optimization of capacity and operation for CCHP system by genetic algorithm.[J].Jiang-Jiang Wang;You-Yin Jing;Chun-Fa Zhang.Applied Energy.2009, 4
[6]   含风/光/抽水蓄能并计及负荷响应的海岛微网优化配置 [J].
荆朝霞 ;
胡荣兴 ;
袁灼新 ;
朱继松 ;
吴青华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41 (01) :65-72+116
[7]   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及其求解算法 [J].
曾鸣 ;
韩旭 ;
李冉 ;
李源非 ;
彭丽霖 ;
李娜 .
电网技术, 2017, 41 (02) :409-417
[8]   考虑可控负荷影响的主动配电系统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 [J].
林君豪 ;
张焰 ;
陈思 ;
杨增辉 ;
苏运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6, 36 (09) :46-53+73
[9]   多能流能量管理研究:挑战与展望 [J].
孙宏斌 ;
潘昭光 ;
郭庆来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 (15) :1-8+16
[10]   能源互联网中综合需求侧响应的关键问题及展望 [J].
曾鸣 ;
武赓 ;
李冉 ;
王昊婧 ;
孙辰军 .
电网技术, 2016, 40 (11) :3391-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