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惩罚性与惩罚性赔偿补偿性之批判——兼论精神损害赔偿与惩罚性赔偿的立法完善

被引:17
作者
瞿灵敏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偿的惩罚性; 惩罚性赔偿的补偿性; 违约精神损害;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6.02.004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作为大陆法系固有的民事责任,精神损害赔偿可以追溯到罗马法上的"侵辱之诉",大陆法系各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均是从普通法进行法律移植的产物。源于普通法的惩罚性赔偿一经移植到大陆法系,便与精神损害赔偿发生了制度上的分野,不再具有对精神损害的补偿功能。试图通过论证惩罚性赔偿的补偿性来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大陆法系的构建提供正当化基础和通过发掘精神损害的惩罚性以培育"本土威慑"的观点都不值赞同。惩罚性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功能均不相同,两者可以在同一案件中一并适用。侵权与违约竞合案件中的违约精神损害可通过违约之诉进行救济;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合同中的违约精神损害属于履行利益的损失,应通过违约之诉予以救济。现行法上的惩罚性赔偿已经超出了《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产品侵权领域并扩张至合同法领域,建议未来民法典应设置惩罚性赔偿的一般条款并将其置于债的总则性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1]  
合同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 2011
[12]  
学说汇纂[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费安玲, 2011
[13]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 2009
[14]  
私法的理念[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加) 温里布, 2007
[15]  
罗马法原理[M]. 法律出版社 , 陈朝璧, 2006
[16]  
民商法理论争议问题——精神损害赔偿[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立新主编, 2004
[17]  
民法典·侵权责任法研究[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王利明主编, 2003
[18]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和法律适用 .2 魏振赢. 政治与法律 . 1987
[19]  
意大利最高法院2007年1月19日第1183号判决 .2 .
[20]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解释论框架 [J].
叶金强 .
法学家, 2011, (05) :87-9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