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21
作者
高同彪 [1 ]
刘云达 [2 ]
机构
[1]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重点生态功能区; 县域经济; 绿色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191205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根据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区位属性和发展水平,可将其分为东北区域、西北区域、西南区域和中南区域四个片区,各区内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限制开发与贫困属性长期并存、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约束等问题。综合看,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因素在于财政赤字不断增大、人力资源流失、主导产业规划滞后、第三产业活力不足。进一步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应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突出县域差异化;培育特色经济,打造绿色服务业增长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重点工程"和"品牌工程"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建立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特征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与其他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生态文明视域下秦巴山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 [J].
唐学军 ;
陈晓霞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 29 (02) :13-20
[3]   中国法治社会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J].
陈柏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1) :65-88+205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J].
穆艳杰 ;
魏恒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01) :62-68
[5]   中国人口政策与人口结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J].
李建伟 ;
周灵灵 .
经济学动态, 2018, (12) :17-36
[6]   中国社会代际流动趋势与结构分解 [J].
汪小芹 .
经济学动态, 2018, (11) :59-73
[7]   人口结构与系统性风险测度及监管——以利率为纽带的视角 [J].
范小云 ;
段月姣 ;
杨昊晰 .
经济研究, 2018, 53 (08) :52-67
[8]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县乡村振兴之路 [J].
王习明 ;
高扬 .
探索, 2018, (04) :94-100
[9]   中国的治理改革(1978-2018) [J].
俞可平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71 (03) :48-59
[10]   当前我国居民对社会矛盾的感知与解决方式——基于全国九市的问卷调查报告 [J].
朱力 ;
袁迎春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2) :115-1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