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管理体制的过渡性与变革问题研究——以管委会模式为例

被引:36
作者
胡彬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关键词
开发区; 管理体制; 管委会模式; 过渡性; 制度变革;
D O I
10.16538/j.cnki.fem.2014.04.00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作为推动改革开放和启动区域发展的制度型效率组织形式,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的因素,都使得开发区在管理体制的探索上带有一定的试验性与过渡性。一旦其初始确立的环境条件、背景基础和功能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体制性的冲突和功能紊乱现象就会浮现出来,表现为封闭运行、管治碎化和体制复归倾向等。其原因在于,开发区管理体制变革中存在制度供求的缺口。受过渡性的约束,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变革在模式选择上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如何推动开发区管理模式的实质性创新,关系到嵌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分工深化、跨区域的价值链重组与合作等现实问题,从而也成为优化区域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本文指出,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实质性创新应遵从企业家城市的转型需求,在准确判断开发区发展的空间性质和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将其纳入以整合性治理为导向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变革的总体框架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困境与出路:开发区管委会法律性质之辩 [J].
余宗良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9 (01) :108-113+194
[2]   政府权力、体系重构与社会资源配置 [J].
赵国钦 ;
曾庆斌 .
改革, 2012, (02) :133-137
[3]   开发区转型的演变过程及发展方向研究 [J].
沈宏婷 ;
陆玉麒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1, (12) :69-73
[4]   基于平台理论的区域产业发展平台分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J].
严效民 ;
胡汉辉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11) :118-124
[5]   开发区的“第三次创业”:从工业园走向新城——以苏州工业园转型为例 [J].
罗小龙 ;
郑焕友 ;
殷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7) :819-824
[6]   我国开发区转型的机制与动力探析 [J].
王雄昌 .
现代经济探讨, 2010, (10) :15-19
[7]   后危机时代开发区体制机制研究——基于全球视角 [J].
沈和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0, (02) :57-66
[8]   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动力、影响与对中国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 [J].
张少军 ;
刘志彪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11) :5-15
[9]   关于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类型及其改革的思考 [J].
雷霞 .
齐鲁学刊, 2007, (06) :154-157
[10]   论开发区的政策效用与调整——国家经济技术与高新产业开发区未来发展探讨 [J].
张艳 ;
赵民 .
城市规划, 2007, (07)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