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跨国移民社会空间”的地方响应——以广州小北黑人区为例

被引:81
作者
李志刚
薛德升
杜枫
朱颖
机构
[1]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跨国移民社会空间; 地方响应; 广州; 黑人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523.8 [移民、侨民];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面临新的重塑,以诸多大城市新近出现的跨国移民社会空间的发展最为突出。本文以广州小北黑人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三角检验法,综合利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手段,探讨全球化下中国城市所出现的新社会空间的地方响应。总体上,一个负面的黑人群体形象已经被建构起来。就居民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居住时间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而言,各类本地居民在对黑人聚居的看法上并无太大差别;但不同职业类型的居民看法差别很大。排斥心理的产生多源于外在信息的影响,亦即本地媒体排斥、矮化性的负面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920 / 93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Transnationalism from Below .2 Guarnizo L E,Smith M P. Transaction Publishers . 1998
[22]   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 [J].
柴彦威 .
地理研究, 1996, (01) :30-38
[23]   广州市社会空间的因子生态再分析 [J].
郑静,许学强,陈浩光 .
地理研究, 1995, (02) :15-26
[24]   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 [J].
许学强 ;
胡华颖 ;
叶嘉安 .
地理学报, 1989, (04) :385-399
[25]   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 [J].
虞蔚 .
城市规划, 1986, (06)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