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新型劳动关系与提高可雇佣能力

被引:54
|
作者
肖巍
机构
[1]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新业态; 灵活就业; 新型劳动关系; 可雇佣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新经济新业态,被认为是非正规就业、非标准就业的灵活就业也注入了新内容,劳动供应方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灵活,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辨识也因此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进而对作为劳动法规基石的劳动关系提出了许多待解的新课题,有关灵活就业的工作性质、从属程度、权益边界和保障方式均需审慎认定。建立"互联网+"新型劳动关系的一个迫切要求就是制定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工作的专门劳动法规,以保证协调和处理有关纠纷时有法可依。政府和工会系统还必须重视有更高能力要求的劳动者"可雇佣性"问题,为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能力建设途径和社会保障条件,以增强灵活就业者的"灵活安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1] 转变中的福利国家[M]. 重庆出版社[丹]哥斯塔·艾斯平-安德森(GΦstaEsping-Andersen)编, 2003
  •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4
  • [13] 中国劳动力新变局:年轻人宁愿送外卖,农民工大量回流中西部 .2 澎湃.问政 .
  • [14]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8——新经济新就业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8
  • [15] https://www2.deloitte.com/cn/zh/pages/human-capital/articles/global-human-capital-trends- 20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