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11
作者
蔡彤娟 [1 ]
张晓延 [2 ]
杨崇兵 [3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2] 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
[3] 北京海泰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利率市场化; SVAR; 方差分解;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4.10.019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20201 ;
摘要
本文从利率作用机制的效率这一角度出发,利用1996Q1—2013Q3的数据,以2003Q1为节点,运用四变量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别考察全样本和两个子样本期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贡献率和具体效应。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现阶段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工具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逐渐降低和国内信贷调节有效性的降低,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在不断成熟。建议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该向利率转移。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否应改变为利率——基于扩展的普尔分析的实证研究 [J].
任杰 ;
尚友芳 .
宏观经济研究, 2013, (10) :23-31
[2]   我国M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一个合理选择 [J].
高伟 ;
阎虎勤 ;
罗凯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10) :71-82
[3]   利率市场化、利率敏感性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 [J].
戴晓兵 .
金融论坛, 2013, 18 (08) :55-61
[4]   Divisia加权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研究——基于LST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李正辉 ;
蒋赞 ;
李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3) :102-115+127
[5]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基于我国1999~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J].
何林 ;
吕红娟 ;
何炼成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09) :80-87
[6]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盯住目标选择 [J].
苏亮瑜 .
金融研究, 2008, (05) :25-34
[7]   货币政策的利率效应:来自中国过去20年的实证 [J].
江春 ;
刘春华 .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6, (02) :18-26
[8]   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 [J].
刘明志 .
金融研究, 2006, (01) :51-63
[9]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J].
夏斌 ;
廖强 .
经济研究, 2001, (08) :33-43
[10]  
The Science of Monetary Policy: A New Keynesian Perspective[J] . Richard Clarida,Jordi Galí,Mark Gertler.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199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