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利率敏感性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

被引:13
作者
戴晓兵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利率; 利率市场化;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 O I
10.16529/j.cnki.11-4613/f.2013.08.005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运用1996~2012年的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的利率与消费、投资、消费物价水平、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全国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是消费物价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而其与真实国内经济产出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真实投资增长率是真实贷款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利率的波动能够影响物价水平的波动,而消费的利率弹性较小。因此,从利率中介目标的适用条件——利率市场化、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对利率的敏感性角度来看,目前尚不具备直接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而应建立以货币供应量为主,同时监测利率水平的综合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向利率转变的阶段性探析.[D].陈蓓君.上海交通大学.2008, 07
[2]   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特点 [J].
周小川 .
中国金融, 2013, (02) :9-14
[3]  
转型期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规则研究.[M].卞志村; 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4]  
货币政策规则.[M].钱小安著;.商务印书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