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用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进路

被引:75
作者
谢增毅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平台工人; 劳动者; 算法; 新就业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互联网平台工人数量多达数千万,且增长迅速。平台工人面临身份不明确、工作时间长、收入不稳定、职业伤害保障缺失、算法运行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由于平台用工的特殊性,现有劳动法及其司法实践难以为平台工人提供有效保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对平台工人进行了专门立法。我国有必要出台平台工人权益保护专门立法。平台工人权益保护立法的基本思路是确保符合"劳动者"标准的工人得到劳动法保护,并为一般平台工人提供基本劳动权益保障。立法应通过劳动关系举证责任转移规则,使平台工人身份得到正确归类。平台工人的基本权益内容应根据所有工人应享有的基本权益、平台用工的灵活性以及平台主要依靠算法运行的特点而设计,应赋予平台工人平等就业、职业安全卫生、工资、工时、加入工会和集体协商等方面的权利,以及与算法相关的权利。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23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3]   互联网平台用工的“类雇员”解释路径及其规范体系 [J].
王天玉 .
环球法律评论, 2020, 42 (03) :85-100
[4]   网约车平台与不稳定劳工——基于南京市网约车司机的调查 [J].
齐昊 ;
马梦挺 ;
包倩文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9, 10 (03) :204-224
[5]   “零工经济”下任务化用工的劳动法规制 [J].
班小辉 .
法学评论, 2019, 37 (03) :106-118
[6]   第三类劳动者的理论反思与替代路径 [J].
肖竹 .
环球法律评论, 2018, 40 (06) :79-100
[7]   平台企业劳动用工性质研究:基于P网约车平台的案例 [J].
王琦 ;
吴清军 ;
杨伟国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 35 (08) :96-104
[8]   美国“零工经济”中的从业者、保障和福利 [J].
赛思·D.哈瑞斯 .
环球法律评论, 2018, 40 (04) :7-37
[10]   我国“网约工”的劳动关系认定及权益保护 [J].
王全兴 ;
王茜 .
法学, 2018, (04) :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