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对江苏省PM2.5浓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82
作者
贺祥 [1 ,2 ,3 ]
林振山 [1 ,3 ]
刘会玉 [1 ,3 ]
齐相贞 [1 ,3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凯里学院
[3]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灰色关联模型; PM2.5浓度空间分布; 影响指标因子;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2014年江苏省PM2.5浓度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PM2.5浓度与影响因素间关联度,分析主要影响指标因子与PM2.5浓度空间分布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江苏省PM2.5浓度具有沿海低、内陆高,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PM2.5污染来源指标层的权重值最大(wi=0.4691),空气质量与气象要素指标层的权重稍大(wi=0.2866),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层的权重值最小(wi=0.2453);(3)在27个指标因子中,与PM2.5浓度关联度为中度的仅有公路客运量、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园林绿地面积、人口密度等4个指标因子,PM2.5与其余指标因子均呈强度相关联,其中与PM10、O3、降雨量、公路货运总量、地区工业总产值和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的关联度较高;(4)PM2.5污染源指标层与PM2.5浓度关联度值较大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无锡、常州、南通、泰州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指标层与PM2.5浓度关联度值较大的城市分别是徐州、苏州、盐城、常州市;空气质量与气象要素指标层与PM2.5浓度关联度值较大的城市分别是盐城、扬州、常州、南通市。综合分析可知,影响指标因子关联度值与PM2.5浓度空间分布有较好相关性。研究表明,灰色关联模型可有效分析影响PM2.5浓度的主要因素,能对PM2.5浓度影响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119 / 11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顾及数据特征的贝叶斯网络PM浓度预报研究 [J].
陈璟雯 ;
邹滨 ;
王敏 ;
田耘 ;
罗岳平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 (11) :49-56
[2]   我国城市冬季PM2.5空间特征及其人为影响因子 [J].
林巧莺 ;
陈永山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 (04) :460-465
[3]   北京三次产业演变与PM2.5排放的动态关系研究 [J].
齐园 ;
张永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7) :15-23
[4]   SpatiotemporalvariationsofPM2.5andPM10concentrationsbetween31ChinesecitiesandtheirrelationshipswithSO2,NO2,COandO3 [J].
Yangyang Xie ;
Bin Zhao ;
Lin Zhang ;
Rong Luo .
Particuology, 2015, 20 (03) :141-149
[5]   大气PM2.5细颗粒物污染状况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J].
王文朋 ;
沈惠平 ;
黄云彪 ;
杨敏娟 ;
孙乔 ;
俞爱青 ;
赵宜静 .
上海预防医学, 2015, 27 (05) :290-294+297
[6]  
重庆市PM2.5浓度空间分异模拟及影响因子[J]. 吴健生,廖星,彭建,黄秀兰.环境科学. 2015(03)
[7]   北京市区域城市化程度与颗粒物污染的相关性分析 [J].
莫莉 ;
余新晓 ;
赵阳 ;
孙丰宾 ;
莫楠 ;
夏洪磊 .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 (05) :806-811
[8]  
北京地区冬春PM2.5和PM10污染水平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赵晨曦,王云琦,王玉杰,张会兰,赵冰清.环境科学. 2014(02)
[9]   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关系探析 [J].
钟无涯 ;
颜玮 .
城市观察, 2013, (01) :169-174
[10]   武汉市城区大气PM2.5的碳组分与源解析 [J].
成海容 ;
王祖武 ;
冯家良 ;
陈宏玲 ;
张帆 ;
刘佳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9) :1574-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