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块中东部中生代侵入杂岩中角闪石和黑云母的40Ar/39Ar定年:对岩石圈减薄时间的制约

被引:113
|
作者
许文良
王冬艳
王清海
裴福萍
林景仟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中生代; 侵入杂岩; Ar-Ar年代学; 岩石圈减薄; 华北地块;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4.03.001
中图分类号
P578 [矿物分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北地块中东部中生代侵入杂岩存在有富闪侵入岩和花岗闪长岩类两套岩石组合。对其中8个侵入杂岩体中的角闪石和黑云母进行了40Ar/39Ar定年研究。山西临汾塔儿山正长闪长斑岩、山西长治西安里岩体和河南安阳东冶岩体富闪侵入岩中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24.9±0.3)Ma,(127.7±0.3)Ma和(127.1±0.1)Ma;鲁西临朐铁寨正长闪长岩和枣庄流井花岗闪长斑岩中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均为(124.9±0.2)Ma;鲁西莱芜铁铜沟辉石闪长岩和蒙阴虎头崖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32.8±0.3)Ma和(124.4±0.3)Ma;皖北管店花岗闪长斑岩中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26.9±0.2)Ma。上述结果显示华北地块中生代的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含有丰富幔源捕虏体的富闪侵入岩类和具有地壳成因的花岗闪长岩类岩石的共存,暗示早白垩世华北地块中生代岩石圈减薄达到了峰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1] 中国东部地幔置换作用与中新生代岩石圈减薄[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郑建平著, 1999
  • [12]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M]. 地震出版社 , 陈义贤等著, 1997
  • [13]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M]. 地质出版社 , 邓晋福等著, 1996
  • [14] 华北地台中部生代闪长质岩石及深源岩石包体[M]. 地质出版社 , 许文良等著, 1993
  • [15] 徐淮地区早侏罗世侵入杂岩体中榴辉岩类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许文良
    王冬艳
    王清海
    林景仟
    刘晓春
    [J]. 科学通报, 2002, (08) : 618 - 622
  • [16] 安徽庐枞中生代富钾火山岩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刘洪
    邱检生
    罗清华
    徐夕生
    凌文黎
    王德滋
    [J]. 地球化学, 2002, (02) : 129 - 140
  • [17] 南口-古崖居中生代双峰式岩墙群形成机制的地球化学制约
    邵济安
    李献华
    张履桥
    牟保磊
    刘玉琳
    [J]. 地球化学, 2001, (06) : 517 - 524
  • [18] 鲁东胶莱盆地青山组火山岩的Ar-Ar定年——以五莲分岭山火山机构为例
    邱检生
    王德滋
    罗清华
    刘洪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3) : 351 - 355
  • [19]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构造意义
    周新华
    张国辉
    杨进辉
    陈文寄
    孙敏
    [J]. 地球化学, 2001, (01) : 10 - 23
  • [20]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作用的pTtc模型与岩石圈演化
    许文良
    王冬艳
    王嗣敏
    [J].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4) : 329 -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