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约束下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研究

被引:13
作者
宋震 [1 ]
丛林 [2 ]
机构
[1]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福建省人大法制委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能源效率; MinDS模型; 交通运输业; GML指数; 环境约束;
D O I
10.16097/j.cnki.1009-6744.2016.04.006
中图分类号
F512 [中国]; U111 [运输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8 ; 0823 ;
摘要
交通运输业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的上升趋势,与其他行业稳步下降的趋势相悖,使得交通运输业逐步成为节能环保的短板之一.本文在考虑CO2排放约束的前提下,构建超效率非期望Min DS模型,评价1995—2013年中国30省份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并利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动态分析效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各地区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总体呈反N型波动下降;东部、西部地区各省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中部、东北地区内各省表现出一致性,但整体水平较低;超效率非期望Min DS模型有效克服了非期望SBM模型无法完全排序和低估效率结果的问题;造成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技术效率的下降,但这一状况将在未来得到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Z].刘洪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2]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综合运输效率评价 [J].
宋京妮 ;
吴群琪 ;
孙启鹏 ;
包旭 ;
杜凯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 15 (05) :32-38
[3]   交通运输清洁能源的发展与应用——“交通7+1论坛”第三十八次会议纪实 [J].
张国伍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 15 (02) :1-9
[4]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情景预测模型 [J].
杨琦 ;
朱容辉 ;
赵小强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4 (05) :77-83
[5]   辽宁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变化及因素分解 [J].
王炜 ;
高鸽 ;
陈渺 .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3, 34 (02) :45-49
[6]   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J].
呙小明 ;
张宗益 .
管理工程学报, 2012, 26 (04) :90-99
[7]   能源效率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J].
张唯实 .
经济问题, 2010, (08) :13-16
[8]   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水平测算与分析 [J].
贾顺平 ;
毛保华 ;
刘爽 ;
孙启鹏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0, 10 (01) :22-27
[9]  
An epsilon-based measure of efficiency in DEA – A third pole of technical efficiency.[J].Kaoru Tone;Miki Tsutsui.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0, 3
[10]   Closest targets and minimum distance to the Pareto-efficient frontier in DEA [J].
Aparicio, Juan ;
Ruiz, Jose L. ;
Sirvent, Inmaculada .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7, 28 (03) :20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