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堂学习共同体

被引:14
作者
时长江 [1 ]
杨宁 [2 ]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关键词
课堂学习共同体; 对话; 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4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把课堂作为共同体的理解是人们对传统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批判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理念。课堂作为一个担负着特殊社会功能和文化使命的组织,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其具有渗透与交融、和谐与共生及自为与自觉三个主要特性。以对话协商为载体,以学生发展本位为前提的课堂文化培育是建构课堂学习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学习与生活共同体”的建构原则初探 [J].
王攀峰 .
课程教材.教法 . , 2006, (06) :29-34
[2]   论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J].
王鉴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14-119
[3]   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 [J].
吴也显 ;
刁培萼 ;
不详 .
课程教材.教法 . , 2005, (01) :19-24
[4]   西方知识观的转变及其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J].
姜勇 ;
阎水金 .
比较教育研究, 2004, (01) :17-21+43
[5]   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 [J].
刘耀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23) :56-59
[6]   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 [J].
钟启泉 .
教育研究, 2001, (03) :33-39
[7]  
分享语言.[M].(西)拉蒙·弗莱夏(RamonFlecha)著;温建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  
理解文化.[M].(美)罗伯特·C.尤林著;何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  
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M].(美)乔治·瑞泽尔(GeorgeRitzer)著;杨淑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  
学习的快乐.[M].(日)佐藤学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