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途径——基于广义价值论的一般均衡分析

被引:193
作者
蔡继明 [1 ]
刘媛 [2 ]
高宏 [1 ]
陈臣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广义价值论; 绝对生产力; 综合生产力; 比较生产力;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2.0096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数据要素具有虚拟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或部分排他性)、规模报酬递增、正外部性等特征,是经济增长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本文基于广义价值论,建立了纳入数据要素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数据要素可以通过数据的初始存量、前期收集处理数据所投入的劳动以及当期在收集处理数据所投入的劳动等3种途径提高绝对生产力,进而通过综合生产力和比较生产力的提升引起价值量的增加。由此表明数据自身、前期物化在数据收集处理中的劳动以及当期用于数据收集处理的活劳动均参与价值创造。同时,数据要素的正外部性特征还能够推动综合生产力提升,并进一步增强消费—生产者的比较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2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41]   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吗? [J].
邹新树 .
经济学家, 2002, (02) :116-117
[42]   关键是弄清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作用——也谈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J].
蔡继明 .
学术月刊, 2001, (10) :44-49
[46]   广义价值论初探 [J].
蔡继明 .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8, (02) :80-84
[47]   大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企业实现机制:产品创新视角 [J].
谢康 ;
夏正豪 ;
肖静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5) :42-60
[48]   数据的经济价值及其合理参与分配的建议 [J].
庄子银 .
国家治理, 2020, (16) :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