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978、1989、1998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及20世纪50年代航测的地形图,研究了洞庭湖区近50年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景观结构的变化。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分为水体、湿地、农田、林地和建成区五类,各时期遥感影像的总体分类精度都在80%以上。运用ArcInfo和ArcViewGIS软件,将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在空间上清晰地显示出来;通过叠加4个不同时期的影像分类图,计算出各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比例。洞庭湖区50年来水体面积不断减少,减少量为1460km2,其中1955年到1978年水面面积缩小了970.57km2,分别为1978年到1989年和1989年到1998年缩小面积的2.23倍和18.05倍;湿地面积逐渐增加,1998年湿地面积分别为1955、1978和1989年的1.46、1.41和1.09倍;农田的面积百分比从1955年的54.70%增加到1978年62.15%,又逐渐降低到1989年的51.88%和1998年的48.17%;林地的面积1978年比1955年减少了17%,1989年比1978年增加了57%,1998年比1989年增加了11%;建成区的变化表明近50年来湖区城市化的进程。洞庭湖区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景观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