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范式:工程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被引:18
作者
项聪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设计; 范式; 工程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TB1-4 [];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08 ;
摘要
在科学主义范式下,工程教育发展面临困境。设计作为活动,是工程实践的本质;作为过程,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方案,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设计范式对于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蕴在于:在教育价值取向方面要培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兼备的工程师,在知识观方面要建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三元论,在工程教学方面要注重主体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走向前沿的模式创新》序 [J].
姜嘉乐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01) :24-26+44
[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 [J].
林健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04) :21-29
[3]   温森蒂的工程认识论思想述评 [J].
于金龙 ;
周会珊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26 (05) :53-60
[4]   工程中的知识集成过程 [J].
秦咏红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26 (03) :66-70
[5]   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J].
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01) :1-19
[6]   现代工程师的胜任力及其高等教育准备——来自“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质化研究报告 [J].
李曼丽 ;
王争鸣 ;
李长海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06) :9-17+40
[7]   教师教育范式:结构与内涵——基于库恩范式理论的解读 [J].
何菊玲 ;
栗洪武 .
教育研究, 2008, (04) :83-88
[8]   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 [J].
邓波 ;
贺凯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10) :41-46
[9]   设计的哲学基础与意义——自然主义式的认知 [J].
潘恩荣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6, (05) :43-4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