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

被引:46
作者
沈清基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智慧生态城市; 定义; 特征; 内涵; 目标; 理论概念模型; 规划建设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基于一些智慧城市的若干非智慧性、非生态性表现和风险认知的非主动性,论证了建构智慧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基于智慧内涵的全面认知提出了智慧生态城市的定义;从"性"和"力"两方面阐述了智慧生态城市的特征:从哲学、功能、经济、社会和空间五个方面论证了智慧生态城市的内涵;从提升型和降低型两个方面提出了智慧生态城市的"五转"目标构建了智慧生态城市理论概念模型提出了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五种指导性理论,分别为:生态智慧理论、德·才兼备理论、自律理论、公其利益理论和集体智慧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智慧城市建设:还需量力而行——聚焦智慧城市热潮 [J].
袁业飞 .
中华建设, 2013, (03) :6-11
[2]   集体智慧的内涵及研究综述 [J].
刘海鑫 ;
刘人境 .
管理学报, 2013, 10 (02) :305-312
[3]   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J].
王思雪 ;
郑磊 .
电子政务, 2013, (01) :92-100
[4]   坚持做到“十心”铺就新教师成长之路 [J].
黄绍栋 .
中国职工教育, 2013, (02) :39-40
[5]  
智慧:结构、类型、测量及与相关变量的关系[J]. 陈浩彬,汪凤炎.心理科学进展. 2013(01)
[6]   智慧城市的创新原则与基本步骤 [J].
仇保兴 .
建设科技, 2012, (22) :16-19
[7]   岭南广府地区传统聚落中的生态智慧探析 [J].
孙杨栩 ;
唐孝祥 .
华中建筑, 2012, 30 (10) :164-168
[8]   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 [J].
邵金峰 .
宜宾学院学报, 2012, 12 (08) :48-51
[9]   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J].
王根祥 ;
李宁 ;
王建会 .
软件产业与工程, 2012, (04) :11-14+35
[10]   道德主体自觉性的培养——心学理论对道德自律教育的借鉴价值 [J].
伊丽娜 .
绥化学院学报, 2012, 32 (02)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