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的行政监管与刑法规制

被引:5
作者
李振杰 [1 ]
高峰 [2 ]
机构
[1] 广东深信律师事务所
[2]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网络借贷; 金融监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集资诈骗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82 [信托、信贷法];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4 ;
摘要
网络借贷目前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行政监管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在新的监管环境中,网络借贷平台应积极主动满足"合规"要求,降低自身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风险。刑法及解释采用规制间接融资的方式规制非法集资行为,现有监管条件下借款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风险仍然较高。监管规则为刑事司法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为认定违规运营的网贷平台和借款人构成集资诈骗罪提供了便利。在当前经济环境中,应进一步完善网络借贷的监管规则,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坚持刑法的谨慎介入,严厉打击已识别的严重违规行为,调整相关犯罪构成的规定,为网络借贷的良性发展预留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刑事风险及责任边界 [J].
刘宪权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5) :78-91
[2]   P2P网络借贷的刑法控制 [J].
李晓明 .
法学, 2015, (06) :93-102
[3]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 [J].
刘宪权 .
法学家, 2014, (05) :77-91+178
[4]   P2P网贷与非法集资 [J].
彭冰 .
金融监管研究, 2014, (06) :13-25
[5]   《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J].
刘为波 .
人民司法, 2011, (05) :24-31
[6]   非法集资活动的刑法规制 [J].
彭冰 .
清华法学, 2009, 3 (03) :120-130
[7]   论集资犯罪 [J].
陈甦 ;
陶月娥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2) :104-106
[8]  
集资型犯罪研究.[D].李晓强.山东大学.2012, 12